• 中文
  • English
끠
  • 网站首页
  • 关于SBC
    • 公司简介
    • 公司战略
    • 股东资源
    • 专家委员会
    • 交流合作
    • 资质荣誉
    • 组织架构
    • 成员企业
  • 新闻中心
  • 资源中心
    • 技术文章
    • 视频精选
    • 资料下载
    • 生信资源
  • 联系我们
    • 网站首页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 产品服务
  • 技术平台
  • circRNA测序
    small RNA测序
    全转录组测序
    SBC lncRNA芯片
    Affymetrix microRNA芯片
    Agilent microRNA芯片
    Affymetrix表达谱芯片
    转录组服务
    SBC ceRNA芯片
    SBC circRNA芯片
    Agilent表达谱芯片
    真核生物mRNA测序
    验证服务
    数字PCR平台
    基因编辑平台
    定量PCR平台
    核酸提取试剂
    全血基因组DNA提取
    组织基因组DNA提取
    细胞基因组DNA提取
    石蜡包埋组织基因组DNA提取
    血清/血浆游离DNA提取
    口腔拭子基因组DNA提取
    基因组服务
    CGH (比较基因组)芯片
    Affymetrix CNV芯片
    全外显子组测序
    Western Blot蛋白免疫
    酶联免疫ELISA检测
    Simoa单分子免疫阵列分析
    免疫检测分析
    全自动Digital Western Blot
    表观组服务
    DNA甲基化芯片
    ATAC-SEQ
    ChIP-SEQ
    单细胞测序
    单细胞多组学研究方案
    CytAssist 空间转录组测序
    高级分析
    DSP空间组学
    其他产品
    基因突变阳性对照品
    基因变异检测探针
    IL-6低丰度检测试剂盒
    细胞实验服务
    细胞培养和处理
    细胞功能检测
    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平台
    外泌体Biomarker研究
    外泌体研究
    蛋白质组服务
    4D-Label free 相对定量蛋白质组
    4D-DIA相对定量蛋白质组
    4D Trace Sample dDIA
    4D Super Blood dDIA
    PRM 绝对定量蛋白质组
    LCM+4D:深度空间蛋白质组
    qPCR引物定制
    SBC引物库检索
    类器官相关产品
    基质胶
    类器官培养试剂盒
    信号通路分析系统
    信号通路分析系统
    生信分析
    生信分析
    SBCToolBox
    SBC实验动物研究
    实验动物研究平台
    SMI空间组学
    • 生物样本库
    • 基因芯片
    • 新一代测序
    • 基因编辑
    • 蛋白检测
    • 组织芯片
    • 分子病理
    • 分子检测
    • 分子诊断
    • 生物信息
网站首页  ꄲ  新闻中心  ꄲ  前瞻性布局 高质量发展,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推进落实《加快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闻中心   News Senter

前瞻性布局 高质量发展,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推进落实《加快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科技服务业是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围绕科技创新全链条发展,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在科技创新全链条中扮演着“粘合剂”“催化剂”“加速剂”的重要角色。为加速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上海市最新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 加快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若干意见》是以制度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性文件,重点突出三个改革导向:即系统性、集成性和协同性。在《若干意见》的政策指引下,科技创新与产业服务的深度融合正开启新篇章。

 

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我国生物医药领域规模最大的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之一,深刻把握"以临床需求重构服务生态,以技术革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时代命题。此次政策所聚焦的“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围绕创新关键环节补齐链条”等核心内容,与中心从“需求”到“样品”到“数据”到“数据产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快速转化研究与产业化通道形成同频共振,中心20多年来构建并践行的临床转化工程CBDTM新范式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光彩。

 

img1

 

 

一、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开放

 

本着一切“以患者/健康为中心”的需求导向,中心牵头打造“上海生物样本库”资源中心,紧抓“样品”这一核心资源,使之成为创新策源能力的关键源头。开创了国家重大战略资源及基础工程生物样本库的标准化,并引领中国生物样本库率先迈进了基于国家及国际标准建立生物样本库(NSB)得到政府行政许可(AA)与CNAS国际认可及能力验证合格(A)的NSBAAA崭新时代。

 

中心建设的国际一流亮点工程上海生物样本库,Nature报道其为中国最大生物样本库,总部储存能力达1500万份,已建立40万例肿瘤样本库、4.5万例幽门螺杆菌(耐药)菌株库、30种类器官活库、30万例干细胞免疫细胞库等。样本库累计接待1000余家研究机构,大众健康及科普教育参观人数约15万人次,服务人数超百万。

 

img2

 

此外,中心引进国内外一流设备和技术搭建了十大技术平台,并在这些平台基础上,将组织芯片分子病理超色荧光、类器官和类器官芯片及新一代测序、单细胞、时空组学技术进行整合,结合严格的流程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形成向社会开放的高性价比、高标准、高质量“整体解方案”。打造尖端创新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技术服务中心,累计服务6000余家用户,18000名专家,20000项目,为基础与临床研究学科建设提供的全面解决方案与创新服务,成为创新策源能力的重要支撑和载体。

 

 

二、创新概念验证建设运营模式

 

中心建设并运营的生物芯片开放创新中心始终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对标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建设要求,专注概念验证,做深产业垂直孵化,通过“创新策源-概念验证-项目孵化-孵投联动”的转化流程,激发原始创新动能。围绕上海“3+6”产业规划布局,重点验证/培育生物医药、生命健康产业前沿技术,主要涵盖新分子实体(核酸药物、偶联药物等)、新治疗技术(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新递送技术(脂质纳米颗粒、微球等)、新交叉学科(系统/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辅助药物研发等)、BTIT生物与信息融合技术(计算生物学、体外诊断芯片((类)器官芯片))等。

 

img3

img4

img5

img6

 

生物芯片开放创新中心推进与大院、大所、大企深入合作,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推进“Bio-IC”概念验证平台、“智星港”概念验证平台、生物技术联合创新中心的具体运营合作。推进仁芯生物概念验证、与艾万拓共建生物技术联合创新中心等项目落地。

 

在中心全周期孵化体系的护航下,上海爱萨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llX(食未科技)、上海锦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康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硬科技初创团队迅速成长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自主市场拓展业务场景为模板,形成全流程一站式科技创新与策源孵化平台,共创未来健康产业自主创新高地,带动产业领域创新资源集聚与共享,投孵联动,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速产业升级。

 

 

三、加快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式改革

 

中心全力聚焦于高质量发展,建强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队伍,围绕技术创新应用,产品开发及产业化,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人才服务能力提高与结构优化,完善人才管理制度机制,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发挥博士后工作站优势,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引进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梯队。积极探索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开展校企项目合作,探索“揭榜挂帅”等模式,推动形成创新链、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优化绩效考核制度,增强人才创新活力。对长期在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做到以实绩论英雄、以贡献评人才,激发人才内生动力。强化人才服务保障。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优质的生活环境,提升人才服务,切实增强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中心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大批生命科学研究与应用领域现代化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中心团队以郜恒骏教授为代表的科技人才屡获重量级奖项。其中, 1名分别于2019年和2023年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3名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名获得2024上海首届杰出人才;另有40余名荣获上海市及区级各类奖项,成为我国生物样本及相关数据科学、高通量组学人才培养的摇篮。

 

img7

 

秉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使命和担当,中心持续推动前沿技术普惠共享,积极面向全行业举办系统性培训,覆盖生物样本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样本库活库建设、类器官、单细胞及空间多组学实验技术与生信分析等各类生物医药专业领域。系列培训累计举办上千场,覆盖行业单位数千家,培训人数逾万人。有效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均衡配置,加速先进技术向临床一线和产业端渗透,为构建生物医药创新生态提供可持续的人才支撑和基础能力保障。

 

 

四、积极培育科技服务新业态新模式

 

中心现已全面开展实施数字化转型。生物样本科学与数字医学产业研究院的成立、复芯数字医学产业合作研究中心的建立,数字人、数字名片与数字说明书相继出台,BDTM的AI垂直大模型陆续上线。

 

2024年5月18日,中心创办了我国“首”个重大疾病数据行业创新中心,短短六个月连续创下6个“首”,“首”批H.pylori 11个数据产品成功挂牌,“首”个H.pylori可信数据空间成功发布;主办的生物医药专区论坛在全球数商大会“首”次闪亮登场,主编的“首”部数据产品1000(新质生产力)专著出版,“首”个H.pylori人工智能垂直大模型成功上线;全国“首”批医疗机构数据产品成功挂牌流通。中心已拥有数据持有、加工与运营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建立医疗机构数据合规交易意义重大。

 

img8

img9

img10

img11

 

2025年3月29日,中心牵头成立临床转化生物信息(CTBI)创新联合体,锚定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链-产业链”深度对接的痛点,开创性地通过构建“临床数据采集-临床专病数据库建设及其生物样本库建设-数据需求分析与工程构建-数据产品化与开发-临床应用”五大环节的全链路闭环,实现从临床问题提出到数据资产转化的无缝衔接。

 

img12

 

新型生产要素的兴起带来难以估量的巨大机会,但同时也面临许多挑战。三大新型生产要素共同的特征是:异构化、分布式、虚拟化和网络化。通过隐私计算让“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让分布式的数据源形成数据网络;在虚拟化基础上的全网跨节点算力调度形成算力网络;衍生出专用专有的模型,并和基础模型共享利益,使基础大模型、衍生模型及终端应用形成树状的网络。以上三张网互相交叉、互相重叠、互相依赖、互为助力、互为协同的。我们称之为“数据与计算互联网”(IoDC – Internet of Data and Computing)。

 

中心将通过整合国内的健康医疗数据、全网零散算力以及与相关医疗人工智能算法三要素资源,立足上海,抢抓千亿级健康医疗领域“数据与计算互联网”时代的流量入口;面向全国,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医疗服务提供三位一体的新质生产力;辐射东南亚,推进“数据丝绸之路”的发生和发展。

 

 

五、加强科技服务业品牌培育

 

中心始终坚持品牌建设和服务国家战略任务相结合,深化以国家级生物样本资源库为核心的国家战略创新基地建设,对标国际高标准、高水平;加快以分子医学全面解决方案为特点的上海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能力提升,持续扩大优质技术服务和先进技术产品供给;深入推进以智慧医学为引领的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培育基地建设。强化培育创新创业企业载体、重大功能型平台、国家战略创新基地的引领带动作用,大力集聚全球高端要素和资源,着力塑造体现集中度和显示度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品牌。将品牌建设作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服务张江科学城建设的重要内容。

 

img13

 

在《若干意见》的引领下,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正以CBDTM临床转化新范式重塑科技服务生态。通过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创新概念验证建设运营、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育科技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以及科技服务业品牌培育,成为生物医药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面向未来,中心将持续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精准医疗落地。以全球视野构建生物医药创新共同体,让前沿技术从实验室快速走向临床一线,为上海加快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为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做出贡献。

 

ꄴ上一篇: 无
ꄲ下一篇: 无

新闻中心

News Senter

  • 新闻中心

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

Shanghai Biochip Co., Ltd. 

版权所有©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

电子邮箱:

marketing@shbiochip.com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李冰路151号

技术电话:

4001002131

   沪ICP备05045514号-1

微信公众号 上海生物芯片

扫描查看

微信公众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4591号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